
《規劃》提出,“十三五”我省秸稈綜合利用要堅持政府引導。
市場運作、多元利用、疏堵結合、以疏為主,以秸稈資源多元化利用為根本目標,拓寬秸稈利用渠道;以秸稈資源高效轉化為基本途徑,推動技術和裝備研發創新;以秸稈資源區域功能布局優化為重點內容,形成主要農區秸稈錯位開發利用格局。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開展全域試點示范,實施全產業鏈補貼,進一步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
《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我省秸稈綜合利用的時間表、路線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規劃》在制定目標上有新高度
1、總體目標突出重點
《規劃》突出了優化“五化利用”結構,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規范各類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模式和規程,使我省秸稈綜合利用形成區域化、多元化、標準化、高效化、產業化格局,實現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由政府主導向市場化轉變、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轉變、小規模向集中大規模的商品化轉變。力爭到2020年使我省秸稈綜合利用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
2、具體目標指標化
緊緊圍繞總體目標任務,對秸稈“五化”利用提出了具體目標,并分類到23個量化指標,明確了五年具體建設任務?!?/p>
3、明確了各市(州)秸稈綜合利用率
根據各市州秸稈綜合利用發展現狀,結合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發展需要,提出了各市(州)2016-2020年年度秸稈綜合利用率發展指標,為各市(州)秸稈綜合利用發展提供了奮斗目標。
二、《規劃》在主要任務上有新部署
這一輪規劃,既保持了“十二五”規劃的連續性,又突出了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特別是按照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系列中央關于推進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發展的方針政策,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從提高秸稈農用水平、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拓寬秸稈綜合利用渠道、加強技術和裝備研發運用、開展全域試點等五大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發展定位,既符合我省秸稈綜合利用現狀發展水平、發展需求,也結合了國際國內發展趨勢,有助于形成秸稈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促進秸稈的資源化、商品化利用,培育和壯大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三、《規劃》在重點工程有新特色
《規劃》中緊扣發展任務,明確提出實施七大重點工程:秸稈肥料化利用“提質工程”、秸稈燃料化利用“增效工程”、秸稈飼料化利用“優質工程”、秸稈基料化利用“栽培工程”、秸稈原料化利用“拓展工程”、秸稈收儲運體系“轉承工程”、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支撐工程”。這七大重點工程是對《規劃》五大任務的具體和細化,針對性強。通過重點工程的有效需求帶動,有利于不斷優化秸稈綜合利用“五化”結構,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綜合利用產業化格局。
四、《規劃》在區域布局上新謀劃
根據我省地理條件、農作物區域分布和農業功能分區,結合全省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各地秸稈綜合利用實際和經濟發展水平,將全省秸稈綜合利用劃分為成都平原(平壩)高效發展區、盆周丘陵循環發展區、盆周山地生態發展區、川西高原特色發展區“四個”區域,根據各區域實際情況,明確各自發展重點和方向,為區域秸稈綜合利用發展提供了指引,通過科學、合理、新穎的布局謀劃,將形成以成都平原為核心,向四周輻射,由低到高,梯度推進的“一壩一丘一山一高”區域差異化利用格局,有效促進我省秸稈綜合利用區域化發展。
五、《規劃》在保障措施上新支撐
1、強化組織領導
《規劃》提出建立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下設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兩個工作組?!兑巹潯愤€明確了省級各部門、各市(州)的目標任務與具體責任,并將目標任務納入全省目標考核,強化了秸稈綜合利用的組織領導。
2、完善支持政策
在現有資金渠道內,統籌各方面資金,用于支持秸稈資源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各地政府要安排財政資金引導和支持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落實優惠政策、拓寬融資渠道、用地支持等政策。
3、健全工作機制
加強能力建設,強化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應用,提高秸稈焚燒火點監測的效率和水平。將秸稈綜合利用及禁燒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加大對秸稈禁燒執法監管力度,劃定禁燒區域,落實工作職責。開展教育培訓,強化秸稈焚燒和利用意識。加大宣傳力度,逐步提高全社會對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識和自覺性。
- 上一條信息: 沒有了!
- 下一條信息: 沒有了!
- 返回列表